无明路上无生路。宋代。释印肃。中有居士,吞光饮露。无相光中有相身,无明路上无生路。
《彭心斋讳逢源自作颂呈师师於一句下加三句》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彭心斋(一位人名)因灵感自作颂诗,特以一句话呈献给我的老师,接着加上了三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心灵的探索和追求。诗中提到了一个名叫彭心斋的人,他以居士的身份,通过吞食光明和饮用露水的方式来寻求灵性的滋养。他发现在无相光明中有相对应的身体存在,而在无明的路上又没有生命的指引。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彭心斋以居士的身份,以吞光饮露的形象,表达了对内心灵性的追求和探索。光明象征着智慧和启迪,而露水则代表清凉和润泽。通过这种方式,彭心斋试图获得心灵的滋养和净化。
诗中提到的“无相光中有相身”表明在无形无相的光明中,存在着相应的身体。这句话探讨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存在状态。而“无明路上无生路”则指出在迷茫的旅途上,没有明确的指引和生命的道路。这种暗示了在追求心灵境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惑和迷失。
整首诗词意境深远,意味着寻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越。通过彭心斋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于内心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困难和挑战。这首诗词鼓励人们在追求心灵自由的旅途中坚持不懈,不断超越自我,寻找内心的光明与真理。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