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圣本自无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赞护教》,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án shèng běn zì wú,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
法身无二相,总别无罣碍。
凡圣本自无,性天真常在。
寄语住山人,伊作麽生会。
()
法身:1.佛教语。梵语意译。谓证得清净自性,成就一切功德之身。“法身”不生不灭,无形而随处现形,也称为佛身。各乘诸宗所说不一。2.指高僧之身。3.旧指修炼得道之身。
二相罣碍天真:(形)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近]幼稚。[反]老成|世故。
寄语:(动)(托人)传话;转告:请~老人,善自保养。
山人:1.住在山里的人。2.隐居山中的士人。3.仙家、道士。4.对术数家的统称。

《赞护教》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
法身无二相,总别无罣碍。
凡圣本自无,性天真常在。
寄语住山人,伊作麽生会。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释印肃对佛教教义的讴歌和赞颂。诗中通过对佛教理念的探讨,探求一切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以及提倡修行者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实现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佛学思想。首句"一成一切成,一坏一切坏"是对佛教中的因果律的阐释。它意味着一种宇宙法则,即一切事物都有其因果联系,一切现象的生成和毁灭都有其原因和结果。这种观点强调了宇宙的无常性和诸法的相对性,引导人们超越执着和欲望,达到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

接着的两句"法身无二相,总别无罣碍"表达了佛教中对于法身(即佛性)的解释。它意味着法身不受任何形相的限制,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烦恼的纷扰。法身的本质纯净无瑕,没有任何罣碍能够阻碍其自由自在的展现。

下一句"凡圣本自无,性天真常在"强调了所有众生本质上都是无所不具有的,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这种观点鼓励人们去发现并实现自己的内在潜能,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纯真和真实。

最后一句"寄语住山人,伊作麽生会"是对修行者的寄语,鼓励他们在山林中修行,体验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句话中的"伊作麽生会"是一种古代方言,意思是问候对方是否平安、安好。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引导人们超越尘世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它鼓励人们发现自己的内在本性,以及通过修行实现智慧与觉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