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通方莫与论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加颂蜀僧雪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ú shì tōng fāng mò yǔ lù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
免使从前业浪奔,直入圆音普眼门。
宾主历然谁委悉,不是通方莫与论
()
直入宾主:宾客和主人。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加颂蜀僧雪颂》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输出原诗词内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颂蜀地的僧人为主题,表达了对他们修行的敬佩和仰慕之情。

诗的开头写道:“免使从前业浪奔”,这句话意味着蜀地的僧人们能够超脱尘世的烦恼,远离纷扰的世俗生活。他们能够超越过去的业障,不再受其束缚。

接下来的一句“直入圆音普眼门”,表达了僧人们修行的成果。他们能够直接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进入了真正的佛门,得以融入普遍的佛性之中。

诗中提到“宾主历然谁委悉”,这句话暗示了僧人们在修行中超越了一切的客观主观对立,达到了超越人我之境的境界。他们不再被界限和分别所束缚,能够超越种种限制,追求真理的彻底统一。

最后一句“不是通方莫与论”,表达了诗人对蜀地僧人修行的崇高评价。他们的修行境界无法用常人的眼光去衡量和评判,只有具备相同修行境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赞叹。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蜀地僧人修行境界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他们超越世俗束缚、领悟佛法真谛的形象,诗人赋予了他们高尚的品质和智慧,表达了对他们修行成果的敬佩和仰慕。这首诗词展现了佛教文化对宋代社会的影响,弘扬了佛法的精神和理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