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契无相心解脱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赞三十六祖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ēn qì wú xiāng xīn jiě tuō,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迦那提波针投钵,深契无相心解脱
辨因木耳再来人,巧幻不亏於毫末。
()
相心解脱:(动)①佛教指摆脱苦恼,得到自在。②摆脱:诸事纷繁,无法~。[近]摆脱。③开脱:~罪责。[近]开脱。
木耳:植物名。真正担子菌类木耳族。生于朽腐的树干上。担子果成片状,一边黏在腐木上,表面向上突出。菌丝体生长后,生子实体,形如人耳,径约一公寸,内面平滑,呈暗褐色,外面密生柔软的短毛,呈淡褐色。可供食用。
再来人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指笔端。

诗词:《赞三十六祖颂》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迦那提波针投钵,
深契无相心解脱。
辨因木耳再来人,
巧幻不亏於毫末。

诗意:
《赞三十六祖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这首诗词抒发了对佛陀的赞颂和对佛法的领悟。诗中通过描述迦那提波(佛陀)用针投掷钵,表达了佛陀深刻理解无相心的境界,从而实现了解脱。诗人也强调了辨别因果的重要性,用“木耳再来人”来形容对生命轮回的认知和悟道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巧幻不亏於毫末”表达了佛法的神奇和广大,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不会损害其伟大的本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传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迦那提波针投钵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佛陀通过深刻的领悟而实现心的解脱。辨因木耳再来人的意象则强调了对因果的洞察力和对生命轮回的认知。最后一句表达了佛法的广大和神奇,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能展示佛法的伟大。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佛法深邃的智慧和解脱的境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