拶著虚空背。宋代。释印肃。半夜老猿吟,惊起木观音。拶著虚空背,相打到天明。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诗词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释印肃所作,题为《金刚随机无尽颂·究竟无我分第十七》。通过描述半夜里老猿的吟唱,以及吟唱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诗人传达了一种禅宗的思想境界。
诗词中的老猿吟唱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惊人,这种声音打破了宁静,惊动了木制的观音像。观音像拧紧了身体,仿佛要迎击虚空中的声音。这种场景揭示了一种对抗和辩证的关系,即内心的喧嚣与外在的宁静之间的对立。
诗词中的“拶著虚空背,相打到天明”,表达了一种长时间的对抗状态,仿佛是内心与外界之间的不断交锋。这里的“虚空背”指代无形无物的虚空,而“打到天明”则暗示着这种对抗的持久性,持续到天亮。
整首诗词所传达的诗意在于表现禅宗的境界,意味着个体的存在与虚空的对峙,以及内心与外界的冲突。诗人通过对猿吟的描写,将内心的喧嚣和外界的宁静对立起来,呈现了禅宗追求的超越自我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上的体验,更是一种心灵的修炼和解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老猿吟唱的描写,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内心与外界对立的体验。它以夜晚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抗与辩证的描绘,表达了禅宗修行中对超越自我的追求,以及内心与外界对立的状态。这样的描写使得诗词具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禅宗思想的思考和领悟。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