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破微笑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 yè pò wēi xiào,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山僧总不知,知不知实奇。
空知未达本,不免堕顽机。
世尊拈华处,天人岂辨知。
迦叶破微笑,古今信无疑。
()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知不知顽机世尊拈华处天人:1.古指天和人;天道和人道:故明于~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2.道家指有道之人:不离于宗,谓之~(《庄子·天下》)。3.旧指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4.指天理人欲。5.仙人、神人。形容容貌出众或才能过人的人。
迦叶微笑:(动)不显著地、不出声地笑:嫣然~|回眸~。②(名)不显著的笑容:她脸上总带着~。
古今:古代和现代。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僧总不知,
知不知实奇。
空知未达本,
不免堕顽机。

这首诗词以山僧为主题,表达了一种人们对于智慧和境界的思考。山僧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或者可以说不关心)智慧的真谛,他是否真正理解了智慧的奇妙之处也成了一个谜。他只是空洞地知道自己尚未达到真正的本质,但却无法摆脱尘世的束缚,陷入了迷惑和困顿之中。

世尊拈华处,
天人岂辨知。
迦叶破微笑,
古今信无疑。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提到世尊(佛陀)拈花微笑的场景,表达了智慧的真谛超越了世俗的理解。智慧的境界不分天人,佛陀的微笑破除了人们对智慧的种种疑问,证明了智慧的存在和价值。这样的智慧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古往今来,人们对智慧的信仰是没有疑问的。

整首诗词以山僧的境遇和对智慧的思考为线索,通过对佛陀微笑的赞美,表达了智慧的深邃和卓越。作者试图通过这首诗词引起人们对于智慧的思考,以及对于超越尘世和追求真理的渴望。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对立的手法,突出了山僧的境遇与智慧的珍贵,给人以启迪和思索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