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解不生嗔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离相寂灭分第十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ī jiě bù shēng chē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支解不生嗔,语默自忻忻。
深知无相貌,木石表虚形。
()
生嗔语默忻忻深知:深知,是汉语词汇,拼音: shēn zhī 释义:1、十分了解。2、十分了解自己的人。出自《法言·问道》,
相貌:(名)人脸部长的样子;容貌:~出众。
木石:树木和山石。指木头与石头。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指刑具。指山水画。指宫室等建筑工程。枳椇子的别名。
虚形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支解不生嗔,语默自忻忻。
深知无相貌,木石表虚形。

诗意:
这首诗来自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印肃。他以金刚随机无尽颂为题,意味着金刚经的颂词可以无尽地演绎。这首诗是颂扬离相寂灭的第十四篇。离相寂灭是佛教哲学中的概念,指的是超越形象和相对性,达到无形无相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相寂灭的理解和颂扬。首先,诗人说,“支解不生嗔”,意味着他能够超越对形象的执着和贪恋,从而摆脱烦恼和愤怒的束缚。接着,他说,“语默自忻忻”,即使在语言和沉默之间,他也能自得其乐。这表明诗人在离相寂灭的境界中体验到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诗的最后两句是对离相寂灭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诗人说,“深知无相貌”,意味着他深刻理解一切事物超越了表面的形象和相貌。最后一句“木石表虚形”则表明万物的形象只是虚幻的表象,与真实的本质相去甚远。这种觉悟使诗人能够超越相对的现象,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相寂灭境界的理解和赞美。它展示了佛教思想中超越形象和相对性的觉悟,以及由此带来的内心平静和喜悦。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也能够引发对禅宗思想和离相寂灭理念的深入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