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窟作活计。宋代。释印肃。不如茆盖头,裹个大枯髅。鬼窟作活计,阎公未肯休。佛以法为身。不可以相求。一念无心者,法界刹那周。
《李总干遗诗十四句师於一句之下加颂七句》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如茆盖头,裹个大枯髅。
这句诗以夸张的形象描绘了一个人头上戴着茅草盖,身体被巨大的枯骨所包裹。诗中的茆盖头和大枯髅都是象征性的意象,暗示了生死无常、世间虚幻的主题。
鬼窟作活计,阎公未肯休。
这句诗表达了在鬼窟中苦苦经营,鬼王阎罗也不肯让人休息的艰辛境遇。这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人们在世间的辛苦与奋斗。
佛以法为身。不可以相求。
这句诗表达了佛陀将法作为自身的境界,不需要向外求取。它强调了内心的修行和自我觉醒的重要性,提示人们要从内心寻找真正的解脱和超越。
一念无心者,法界刹那周。
这句诗强调了念头没有执着的人,能够体验到法界瞬息万变的真实。它暗示了修行者通过无念无执的境地,可以超越时空和现实的束缚,获得内心的自由和智慧。
整首诗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世间的虚幻。通过茅盖头和大枯髅、鬼窟和阎罗的形象,诗人表达了人们在世间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常的现实。同时,诗中融入了佛教的思想,强调了内心修行和超越世俗的重要性。通过无念无执的境地,诗人认为人们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融入法界的真实。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让读者在阅读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和内心的自由。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