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彼三千七十士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十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uà bǐ sān qiān qī shí sh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化彼三千七十士,唯恐迷流增嫉妒。
不患寡而患不均,后代绵绵常贵富。
我道无心粥饭缘,饥餐渴饮全无措。
一家有事百家忧,心净还如佛净土。
庐陵米价也寻常,一粒破时全体露。
()
唯恐:(动)只怕。也作“惟恐”。
后代:(名)①子孙:为~负责。[近]后辈|后裔。②某一时代以后的时代:这些都是~人们的推测。
绵绵:(形)连续不间断的样子:他俩总是那样情意~。[近]连绵|绵延。
无心:(动)没有心思:~学习|~工作。②(副)不是故意的;无意:言者~,听者有意。[反]有心。
全无措有事:1.惹事;出现变故。2.有工作干。3.忧愁或顾虑。4.忙,不闲。5.指军事,即用兵。6、帝王巡狩祭天告至。7、有隐情、私情。
净土:(名)佛教指佛、菩萨等居住的没有尘世污染的世界。
寻常:(形)平常;普通:不同~。[反]特殊|特别。
全体:(名)各部分的总和;各个个体的总和(多指人):~出席。[近]全部。

《偈颂十四首》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化彼三千七十士,
唯恐迷流增嫉妒。
不患寡而患不均,
后代绵绵常贵富。
我道无心粥饭缘,
饥餐渴饮全无措。
一家有事百家忧,
心净还如佛净土。
庐陵米价也寻常,
一粒破时全体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佛教智慧表达了对人们贪欲和嫉妒心态的警示,并强调了平等和心灵的清净。

诗中提到的“化彼三千七十士”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意味着他们通过佛法的启迪得到了解脱。诗人担心人们会被世俗的欲望所迷惑和嫉妒。

接下来,诗人强调了不是担心缺少财物,而是担心财物分配不均。他认为后代的财富应该是持续增长的,不应该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诗中的“无心粥饭缘,饥餐渴饮全无措”表达了诗人超脱物质欲望的心态。他认为自己对吃穿没有太多的执着,不会因为没有丰盛的饭菜而感到困惑。

在这首诗中,诗人强调了一个家庭的问题会牵动百家的心,这种担忧应该被净化和超越,就像佛教所追求的净土一样。

最后,诗人提到了庐陵米,表示米价很普通,一粒米即使破裂也是完整的。这里象征着人们的内心应该坚韧不拔,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完整和清净。

这首诗词通过佛教的智慧,表达了对贪欲和嫉妒心态的警示,强调了平等和心灵的清净。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递了深入人心的哲理,启发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