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自迷求解注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bì zì mí qiú jiě zhù,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自从达解本心光,陈见解者希相许。
今蒙大士坠名香,妙明寂照挥伦楮。
清风匝地意何穷,自这贤儒谁伴侣。
自伤嗟,凭谁语,若问吾男归何处。
普庵达本不曾生,水月空花无实据。
不离当处常湛然,觅即知君不可取。
此灵都是祖宗因,因果历然随谁聚。
如今依旧复来生,何必自迷求解注
今古谁曾得久长,唯有法身镇常住。
不消追拔与看经,三界唯心须了义。
()
本心:1.天性,天良。2.本来的心愿。3.真心。4.草木的根株。
相许:谓愿许终身。泛指表示应允,允许。赞许。
大士:1.殷代六卿之一,掌管祭神事务的官。2.周代狱官名。3.古称有德行的人。4.佛教称佛和菩萨。
清风:1.清凉的风。2.清新高洁的风格、品格。
匝地:遍地,满地。
意何贤儒伴侣:(名)关系密切的同伴。也特指夫妻:终身~|寻找儿时的~。
自伤:自伤zìshāng[self-sentimental]∶自我悲伤感怀他因自己是个残疾人而自伤[self-wounding;self-inflictedinjury]∶自己伤害自己
谁语

《偈颂三十首》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本诗以佛教思想为基础,表达了对于真实本心的追求和对于众生觉悟的呼唤。

诗中首先提到自从达到解脱的境地后,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并期待其他人的认同。然而,今天却获得了大士的赞许,意味着自己的领悟得到了认可,拥有了崇高的声望。妙明和寂照是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智慧和清净。挥伦楮意指诗篇,表明自己以崇高的境地创作诗词。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清风匝地的景象,表达了清净和自由的内心意境。然而,尽管如此,作者感到孤独,渴望有一个伴侣能够一起分享这种境界。诗中出现了嗟叹之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寄托归于何处。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作者的佛教信仰。普庵达本指的是普庵禅师,意味着作者与他有相同的心性。水月空花无实据,表达了世界的虚幻和无常,而不离当处常湛然则表示即使面对这种虚幻,作者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挥伦楮意指诗篇,表明自己以崇高的境地创作诗词。

最后的几句表达了因果和轮回的观念。作者认为一切都是因缘所现,不必追求解脱的注解。过去和现在都是因果的结果,只有法身(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最高的境界)才能永恒存在。诗中提到不需要追求拔苦和看经,而是要了解三界唯心的义理,这意味着真正的觉悟只能从内心体悟,而不是依赖外在的修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