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曾通线缝。宋代。释印肃。披云带雨凤翔来,住色依声眼不开。那个不曾通线缝,徒奔南岳往天台。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披云带雨凤翔来,
住色依声眼不开。
那个不曾通线缝,
徒奔南岳往天台。
中文译文:
凤凰披着云彩,带着雨水飞翔而来,
停留在色彩中,依靠声音,眼睛却不打开。
那个从未穿过线缝的人,
只是徒然奔走于南岳和天台之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凤凰为象征,表达了一种追逐自由和远大理想的主题。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常被赋予美好的寓意,代表着自由、希望和重生。诗中的凤凰通过穿越云彩和带着雨水飞翔而来,展示了其灵动的形象和超凡的能力。
然而,诗中提到的凤凰却停留在色彩中,依靠声音而不打开眼睛。这种表述可以理解为凤凰将自己的感知和体验局限在了特定的范围内,而没有真正认识到周围的世界。这或许是作者对于一些人追逐目标时过于迷恋细节而忽略整体的批评。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一个人徒然奔走于南岳和天台之间,却从未能够穿越线缝。这里的南岳和天台可以被视为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代表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然而,诗中的人却徒劳地奔走于这两个地方之间,却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以凤凰和追逐为主题,通过对比凤凰的自由和远大理想与人的束缚和无奈,表达了对于追求理想的思考和反思。作者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于过于迷恋细节而忽略整体,以及对于人们追逐理想却常常陷入困境的一种批评和警示。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