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欲行禅知见力。宋代。释印肃。在欲行禅知见力,活计千般全不识。十波罗蜜镇长存,庞公老汉通消息。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佛教僧人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表达了对证悟佛道的追求和对智慧的赞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欲行禅知见力,活计千般全不识。
十波罗蜜镇长存,庞公老汉通消息。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修行禅定和智慧的力量,以及对佛法的颂扬。它表达了欲望的束缚和无知的局限,同时称赞了十波罗蜜(佛教修行的十个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凭借智慧和修行而通达佛法的可能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核心思想。首句"在欲行禅知见力,活计千般全不识"意味着欲望的追求无法带来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力。诗人暗示通过修行禅定可以超越欲望束缚,获得智慧。
接下来的一句"十波罗蜜镇长存"强调了十波罗蜜修行的重要性。波罗蜜在佛教中指的是追求完善道德和智慧的修行,它们是通向解脱的途径。诗词中的"镇长存"意味着这些修行是持久而重要的,它们在修行者的心中永存。
最后一句"庞公老汉通消息"表达了通过智慧和修行,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能够领悟佛法的道理。这句话中的"庞公"和"老汉"代表普通人,而"通消息"则意味着他们能够理解佛法的真义。
整首诗词通过对禅修、智慧和佛法的讨论,强调了修行者可以超越欲望和无知的局限,实现灵性的觉醒。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和智慧的培养,寻求心灵的解脱和智慧的启迪。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