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教参智藏。宋代。释印肃。若不离四句,如何绝百非。直指西来意,西来意是□。权教参智藏,黑白转狐疑。妙得无非物,如如道不知。
《颂古九十八首》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若不离四句,如何绝百非。
如果不能离开这四句,如何能够排除百种错误。
直指西来意,西来意是□。
直接指向西方传来的思想,西方思想是□。
权教参智藏,黑白转狐疑。
权威的教导参与了智慧的探索,黑白之间的转变使人心生疑虑。
妙得无非物,如如道不知。
妙处在于得到的并非有形之物,如如道理却不为人所知。
诗意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思想和认知的主题。第一句表达了排除百种错误的难度,暗示了认知的复杂性。第二句涉及到西方思想的引入,但作者故意将具体内容留空,展示了对西方思想的探索与怀疑。第三句提到权威教导与智慧的交织,黑白转变的疑虑揭示了对真理的追求。最后一句强调了妙处在于超越有形物质,但这种道理却不为众人所知。
赏析:
《颂古九十八首》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认知和思维的思考。通过留白和抽象的手法,作者在诗中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联想。诗中提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对权威教导的探讨以及对真理的追求,这些都是宋代思想状况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当时知识界对于新思想的关注和怀疑。整首诗通过短短的四句表达了复杂的哲学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索的空间。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