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无尽意重重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óng chóng wú jìn yì chóng chó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诸佛法身入我性,状似千灯含一镜。
重重无尽意重重,绝待灵明无可证。
()
法身,状似,千灯,一镜,重重,无尽意,绝待,无可证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佛法身进入我内心,好像千盏灯内蕴藏着一面镜子。
纷繁无尽的意境层层叠叠,唯有灵明的智慧无法证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释印肃对证道的思考和颂扬。作者通过比喻,将诸佛的法身与人的内心相联系,形容法身就像藏在千盏灯中的一面镜子,暗示了一种悟性的存在。诗中描述了意境的纷繁无尽,意味着人们内心的种种欲念、纷扰和繁杂的思绪。然而,唯有灵明的智慧才能真正证明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诗中的"诸佛法身"指的是佛陀的法身,而"我性"则指人的内心本性。通过将二者联系起来,表达了人与佛之间的内在共通性。诗句中的"千灯含一镜"形象地描绘了内心深处的智慧,暗示了悟性的存在。作者通过"重重无尽意重重"的表达,强调了世间种种欲望和纷扰的无穷性,但又指出这些无尽的意境都无法真正证明智慧的存在。最后一句"绝待灵明无可证"则表达了唯有灵明的智慧才能超越尘嚣、达到证悟的境地。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佛教的智慧思想与人的内心体验相结合,表达了对证道境界的向往和追寻。同时,通过揭示世间的纷繁和无尽,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和珍贵性。这首诗词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超越嗜欲和纷扰,追求内心的清净与智慧,达到心灵的升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