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八定四空禅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áng cháo bā dìng sì kōng chá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二十八代西天记,祖祖相传无别智。
唐朝八定四空禅,有为不达真空位。
()
相传:(动)①长期以来相互传说的。②传递;传授:一脉~。
不达空位:1.旧时祭祀时所供的死者灵位。2.未占用的座位。如:会场第一排有三只空位。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二十八代传承佛法的西天历程,强调了修证道的重要性以及达到真空位的境界。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二十八代西天记,
祖祖相传无别智。
唐朝八定四空禅,
有为不达真空位。

诗意:
这首诗词以西天历程为主题,讲述了二十八代传承佛法的过程。每一代都传承着智慧,没有分别,表达了佛法的连续性和传承的重要性。诗中提到了唐朝的八定和四空禅,强调了修行者要超越有为的境界,达到真空位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佛法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修行者达到真空位的追求。"二十八代西天记"表明佛法的传承是源远流长的,代代相传。"祖祖相传无别智"强调佛法传承中智慧的延续和连贯性。"唐朝八定四空禅"指的是唐代修行者所倡导的八定和四空禅修法,八定是指修行者通过定力来超越世俗的束缚,四空禅则是指修行者要超越有为的境界,达到真空位的境界。

整首诗词凝练简洁,用词精确,通过表达佛法传承的重要性和修行者追求真空位的境界,展示了佛教对于超越人世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唤起读者对于佛法的思考,启发人们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