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作常贫岐路客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íng zuò cháng pín qí lù kè,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损法财,灭功德,宁作常贫岐路客
身虽能触不能知,只为前因无准则。
()
功德:(名)①功业和恩德:~无量。②佛教用语指诵经、念佛、布施等。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准则:(名)作为依据的标准或原则:行为~|国际关系~。[近]规则。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损耗法财,毁灭功德,
宁愿成为常年贫穷的旅客。
虽然身体可以触摸,却无法认知,
这一切只因前因无法预测。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一种境界,表达了道家思想中对物质利益的看法。诗中作者提到财富的损耗和功德的毁灭,暗示了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地位所带来的无常和虚幻性。相比之下,作者更愿意过着简朴的生活,成为一位常年贫穷的旅客,抛弃世俗的欲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释印肃对于物质追逐的批判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诗中的"损法财,灭功德"表达了物质积累和功名追求所带来的空虚和虚幻性,强调了对于财富和地位的淡漠态度。而"宁作常贫岐路客"则表达了作者愿意过着简朴的生活,拒绝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最后两句"身虽能触不能知,只为前因无准则"则强调了人们对未来的无法预测和掌控,倡导放下欲望,顺其自然,追求心灵的超脱。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表达,传达了释印肃对于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作者以财富和功名为例,表达了对于物质欲望的审视和超越,提倡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在的平静。这种对于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和选择,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超脱尘世的追求,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引发人们对于内心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