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捉月争拈得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颂证道歌·证道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uǐ shì zhuō yuè zhēng niān dé,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水是捉月争拈得,渠应不苟诸颜色。
吴道僧繇画不成,痴猿彻夜空拿搦。
()
不苟:(形)不随便;不马虎:~言笑|一丝~。
颜色:(名)①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红~|~鲜艳。②指显示出来让人知道厉害的脸色或行动:给他点~瞧瞧!③姿色(多见于旧戏曲、小说):这女子有几分~。
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猿彻夜空:夜晚的天空。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水是捉月争拈得,
渠应不苟诸颜色。
吴道僧繇画不成,
痴猿彻夜空拿搦。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证道之路的艰难和不可捉摸性。诗中以水捉月、画家无法描绘、痴猿执迷的形象来象征证道的过程,表达了对于追求真理的困难和挑战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几个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证道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和难以捉摸的本质。首句“水是捉月争拈得”,表达了证道之路上的真理就像是捉住月亮一样难以实现,暗示了证道之道的深奥和难以捉摸的性质。

接着,“渠应不苟诸颜色”,渠指的是画家,意味着通过绘画来表达真理的努力和尝试。这句话表达了画家的努力虽然有所成就,但却无法完全描绘出真理的本质,因为真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任何一种表达方式都无法完全捕捉其全貌。

最后两句“吴道僧繇画不成,痴猿彻夜空拿搦”,通过吴道僧繇和痴猿的形象,强调了证道的艰辛和困扰。吴道僧繇是指一个画家,他尝试绘画来表达真理,但最终却未能成功。痴猿则象征着一种执迷不悟的状态,整夜空拿搦着虚无的目标,意味着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的困境和迷茫。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于证道过程中困境和挑战的思考。它揭示了真理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的本质,同时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艰难和不易。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一种对于追求真理和认识世界的探索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二十七岁礼寿隆贤法师落发为僧,二十八岁受甘露大戒于宜春城北开元寺。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释印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