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止不须说。宋代。释心月。矮窗岑寂中,一字一点血。血尽笔秃时,止止不须说。
《刺血写法华》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心月。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矮小的窗户旁寂静的地方,
一滴一滴地滴下血。
当血流干,笔尖变得纯白时,
停下来,不再需要言说。
诗意:
这首诗以简洁而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创作的精神和追求。诗人用自己的血作为墨汁,一字一点地书写,将自己的心血融入到作品中。诗中所描述的矮窗和寂静的环境,暗示着作者创作时的专注与沉思。当血尽笔秃时,诗人意味深长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态度,认为在艺术创作中,言语已经无法再表达出更多,只需保持沉默。
赏析:
《刺血写法华》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意境。诗人不用过多的词藻,却能通过血与墨的象征意义,展现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血作为生命的象征,被诗人用来代表自己的情感和灵感,将创作过程与生命的力量相联系。诗人通过将血滴在纸上,将自己的思想与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艺术的真诚投入和追求完美的决心。当血尽笔秃,作者意识到言语已经无法再表达出更多的东西,因此选择了止步,保持沉默。这种表达方式与传统文人的追求相契合,强调了内心深处的沉静和超越言语的境界。
《刺血写法华》通过简洁而独特的表达方式,将诗人的创作心境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它鲜明地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独立性格,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诗词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创作心路历程,也折射出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艺术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