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言斯语亦何曾

出自宋代释心月的《送珙上人之庐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ī yán sī yǔ yì hé zē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不到庐山不是僧,斯言斯语亦何曾
珙今兴尽还归去,五老依前倚碧层。
()
不到:1.不足,少于。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3.不周到。4.不料。5.不至于,不会。6.不至、不及。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归去:归去guīqù回去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五老

《送珙上人之庐山》中文译文:

不到庐山不是僧,
斯言斯语亦何曾。
珙今兴尽还归去,
五老依前倚碧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心月所作,描述了送别僧人珙去庐山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庐山的高尚和神秘,以及僧人离去的感慨。

诗中第一句"不到庐山不是僧"表达了庐山对于僧人来说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庐山被认为是佛教圣地,只有到达庐山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僧人。

第二句"斯言斯语亦何曾"暗示庐山的奇妙之处难以言传,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庐山的美景和禅宗修行的境界超越了言语的表达。

第三句"珙今兴尽还归去"表明珙的修行已经完成,他要离开庐山回归原处。这里可以理解为珙在庐山修行一段时间后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现在离开庐山回归尘世。

最后一句"五老依前倚碧层"描绘了庐山的景色,五老指的是庐山的五个主峰,倚在碧绿的山层之上。这句表达了庐山的壮丽和高耸入云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和僧人的描绘,表达了庐山的神圣和僧人修行的艰辛。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庐山景色的壮丽和庄严的佛教氛围,同时也传达了对僧人修行的敬重和祝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