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归梦恰三更。宋代。释心月。没弦琴三弄五弄,无孔笛一声两声。明月浮空天似水,长安归梦恰三更。
诗词:《寄蒋山痴绝和尚》
中文译文:
没有琴弦的琴弹了三弄、五弄,
没有孔的笛吹了一声、两声。
明亮的月亮漂浮在空中,宛如水面,
长安的归梦正好在深夜三更。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释心月所作,描绘了一种寄托思念之情的意境。诗中通过琴和笛来象征与远方相隔的心灵交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以明亮的月亮和深夜的时刻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寂静、幽雅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情的思念之情。没有琴弦的琴和没有孔的笛,象征着远方友人的存在,虽然无法直接相见,却能通过心灵的交流传递情感。明亮的月亮浮空天空,宛如水面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唯美和虚幻感。长安归梦恰逢三更,揭示了诗人在深夜时刻思念远方友人的心情。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琴、笛、月亮和深夜的描绘,将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清新、凄美的感觉。
这首诗词充满了禅意和隐逸的情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清秀风雅。通过对琴、笛、月亮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将内心的情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融入到自然景物中,使诗词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思考空间。整首诗行井然有序,用词简练,给人以悠远、空灵的感受,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深情厚意,给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和共鸣的机会。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