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是舜若多神

出自宋代释心月的《颂古二十一首》,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zòng shì shùn ruò duō shé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言不及。
见利忘锥,何得何失。
拈起放下,翘足而立。
文殊维摩,鎗箭交击。
果不可当,一掌推出。
纵是舜若多神,额头也须汗出。
()
言不及放下:1.放在一边或放弃。2.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3.放低。引申为不必挂虑。
翘足而立: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推出:1.向人们介绍某人或某事物并希望接受,当前用于广告居多。2.推举或推选。
额头:额头,指人脸头发以下、眉毛以上的部分,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俗称“脑门子”)。

诗词:《颂古二十一首》

言不及,见利忘锥,
何得何失,拈起放下。
翘足而立,文殊维摩,
鎗箭交击,果不可当。
一掌推出,纵是舜若多神,
额头也须汗出。

【中文译文】
言语无法表达,见到利益便忘记了道义;
无论得到或失去,都能随心所欲;
高举脚后跟而站立,如文殊菩萨与摩诃般若佛一样;
鎗箭相交,激烈异常;
果实无法抵挡,一掌推开;
即使像舜帝一样具有众多神力,也会额头冒汗。

【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旨在表达一种无所畏惧、坚定果决的精神态度。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一种超越个人利益、忘却功利的心境。言语无法表达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实、最纯粹的,而追逐利益会使人们迷失方向,忘记了最初的本心。诗中提到的拈起和放下,象征着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和释放,以身心自在的姿态自处。文殊菩萨和摩诃般若佛分别代表了智慧和觉悟,他们的存在使得战斗变得激烈而无法抵挡。然而,即使是舜帝般的英雄人物,也会在激烈斗争中付出努力和流汗。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词句,表达了一种超越个人私利、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追求。它呼唤人们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勇敢地面对种种考验,追求更高的境界。这首诗词以简洁的形式传递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激发人们对于内心自由和追求真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心月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心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