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无去来

出自宋代释师范的《偈颂十七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fǎ wú qù lái,诗句平仄:仄平仄平。
法无去来,无动转相。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十二时,时时一样。
()
灯笼,一般,一样

《偈颂十七首》是宋代释师范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法无去来,无动转相。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十二时,时时一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法无去来、无动转相的思想。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关系,揭示了宇宙间的事物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真理。接着,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例,指出一年三百六十日,每一天都相同,一日十二时,每一个时刻也都是相同的。这表明诗人认识到时间的变化也是恒定的,每一刻都与其他时刻相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奥的哲理。通过灯笼和露柱的对比,诗人揭示了宇宙事物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原理。这种思想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强调了一切事物的无常性和相互联系。接着,诗人以时间的变化为例,指出了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是相同的,表达了时间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这种理解与佛教中对时间的观念相契合,强调了时间的无常和相对性。

整首诗词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展示了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手法,深入浅出地表达了法无去来、无动转相的观念。这种理念的提出,引发人们对宇宙和时间本质的思考,使人们超越表面的现象,寻求事物背后的真相。这首诗词以简洁独特的形式,传达了深邃的佛家智慧,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