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饶深入那伽定

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嵩岳珪禅师移树图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ráo shēn rù nà jiā dì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野树无要作麽移,盖头茅免八风吹。
直饶深入那伽定,弄鬼精魂谁不知。
()
盖头:(名)旧式婚礼新娘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绸布。
八风:1.八方之风。《吕氏春秋·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条风,东南曰景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丽风,北方曰寒风。”《说文·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閶闔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陆德明释文:“八方之风,谓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閶闔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方融风。”2.八种季候风。《易纬通卦验》:“八节之风谓之八风。立春条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閶闔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3.指八音。《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五声和,八风平。”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中》:“古者八音谓之八风。襄二十九年传:‘五声和,八风平。’谓八音克谐也。”参见“八音”。4.佛教语。谓世间能煽动人心之八事: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背后排拨为“毁”,背后赞美为“誉”,当前赞美为“称”,当前排拨为“讥”,逼迫身心名“苦”,悦适心意名“乐”。见《释氏要览下·躁静》。唐王维《能禅师碑》:“不着三界,徒劳八风。”宋范成大《偶箴》诗:“情知万法本来空,犹復将心奉八风。”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索性枯坐一年,参透那八风不动的道理。”
直饶深入:1.透过外部,达到事物内部或中心:孤军~。~实际。~人心。2.深刻;透彻:~地分析。这个问题需要作~的调查研究。
伽定精魂:精神魂魄。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嵩岳珪禅师移树图赞》是宋代释守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树无要作麽移,
盖头茅免八风吹。
直饶深入那伽定,
弄鬼精魂谁不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名叫珪的禅师移动树木的情景。禅师珪并不选择有用的树木来移植,而是选择了一棵野树。他用草盖头,以避免受到八方风的干扰。他的行为引发了一些人的疑问和议论,但是只有那些深入禅定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意图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师珪移树的行为,并通过这个形象来传达深刻的禅宗智慧。

第一句“野树无要作麽移”直接点出了禅师选择移动野树的行为,暗示了他超越了世俗的功利观念。这句话有一种无欲无求的意味,表达了禅宗中对物质的超越和对内心的专注。

第二句“盖头茅免八风吹”运用了草盖头的形象,表达了禅师珪在修行中的坚持和避免外界干扰的决心。八风象征着八种世俗的诱惑和扰乱,而禅师通过盖头茅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使其不受外界风浪的干扰。

第三句“直饶深入那伽定”强调了禅师珪的修行深度和专注度。那伽定是佛教中指代内心深处的安定与宁静的状态。禅师珪深入内心的安定之中,超越了世俗的喧嚣和浮躁。

最后一句“弄鬼精魂谁不知”则指出了禅师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议论和猜测。弄鬼精魂表示那些不了解禅宗修行的人,无法理解禅师的行为背后的智慧和意义。这句话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需要超越世俗的眼光和批判,去体悟禅宗的真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禅师移树的场景,表达了禅宗的智慧和修行的境界,强调了超越世俗的价值观和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它启示人们超越物质追求,寻求内心的安定与解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绍昙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释绍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