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木已西风。宋代。释绍嵩。万木已西风,千山景象通。岸拖秋草绿,日抹半山红。穴蚁苔痕静,诗人眼界空。水仙来往处,脉脉兴何穷。
《秋日湖上憩水仙祠》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绍嵩。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湖上的景色,以及诗人对水仙祠中水仙花的观察和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木已西风,千山景象通。
岸拖秋草绿,日抹半山红。
穴蚁苔痕静,诗人眼界空。
水仙来往处,脉脉兴何穷。
诗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湖上的美景和水仙祠中的水仙花。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禅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对自然的敏锐感知。
赏析:
诗词开篇以“万木已西风,千山景象通”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万木已经受到了西风的吹拂,千山之间的景象在诗人眼中相通,呈现出秋天的独特韵味。接着,诗人描述了湖岸边拖曳着绿色秋草,太阳抹上了半山的红色,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色。这些景象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受。
接着,诗人以禅宗的视角观察到了穴蚁和苔痕的静谧。穴蚁代表着自然界微小生命的存在,苔痕则象征着岁月的痕迹。这种对微小而平凡事物的观察,使诗人感悟到他的眼界的空虚。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倾慕和对自我境界的思考。
最后两句“水仙来往处,脉脉兴何穷”则着重描绘了水仙花。水仙是秋天的花卉之一,它的花茎直立,花朵洁白娇嫩。诗人通过描述水仙花的来往,表达了对水仙花永恒、不尽的生命力和美好的赞颂。诗句中的“脉脉”形容词语,给人以温情之感,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的深深喜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对微小事物和水仙花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禅宗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含蓄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独特的写景风格和对禅宗的情感追求。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释绍嵩。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