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沧溟浪拍天。宋代。释如净。衲僧拄杖子,漫漫黑似烟。西湖九个月,可恶亦堪怜。忽然飞过鄞江去,搅动沧溟浪拍天。
《偈颂十八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如净。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衲僧拄着杖子漫步在黑暗中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西湖久久的思念之情和对离开的不舍之情。突然,一阵风吹过,将衲僧带过鄞江,激起了汹涌的波浪,仿佛拍击着天空。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拄着杖子的衲僧,
在漫漫黑暗中行走,
黑暗如同飘散的烟雾。
他思念着西湖的九个月,
既可恶又令人怜悯。
突然,他飞过鄞江,
掀起汹涌的波浪,
拍打着苍茫的天空。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知和情感体验。衲僧拄着杖子,孤独地行走在黑暗中,给人一种寂寥和无助的感觉。黑暗如同烟雾般漫延,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幽暗的氛围。作者通过描绘衲僧在黑暗中的形象,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寂寥的境界。
诗词中提到的西湖九个月,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思念之情。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以其美丽而闻名于世。作者对西湖的思念之情,使得这个景点在他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九个月的时间似乎漫长而煎熬,作者既感到可恶(可能指久别之苦),也感到怜悯(可能指离开之痛)。
诗词的高潮出现在最后两句,描绘了突然出现的风带着衲僧飞过鄞江的情景。这一景象使诗词的气氛突然转变,从静谧的寂寥中迸发出强烈的动感。风激起了汹涌的波浪,拍击着苍茫的天空,给人一种壮阔而激荡的感觉。这种景象的描绘,使得整首诗词在情感和意境上达到了高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通过描绘衲僧在黑暗中行走、对西湖的思念和突然出现的风景,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词的优美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景观所带来的美妙体验。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释如净。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