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曾赤脚礼文殊

出自魏晋释慧远的《禅人写师真请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ě zēng chì jiǎo lǐ wén sh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透过荆棘林,瞎却醯罗眼。
拈起破砂盆,放下漏灯盏。
独有周书记,全机识得渠。
好笑云黄傅大士,也曾赤脚礼文殊
()
荆棘林放下:1.放在一边或放弃。2.从较高位置降到较低位置。3.放低。引申为不必挂虑。
灯盏:(名)没有灯罩的油灯的总称。
独有:独自具有;独自据有。只有;特有。指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
好笑:(形)①逗人发笑。②没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含讽刺意味):他吃了亏还硬充好汉,真~!
赤脚:光脚,不穿鞋袜。
文殊

诗词:《禅人写师真请赞》

透过荆棘林,瞎却醯罗眼。
拈起破砂盆,放下漏灯盏。
独有周书记,全机识得渠。
好笑云黄傅大士,也曾赤脚礼文殊。

中文译文:
透过茂密的荆棘林,目光却无法看清真相。
拿起了破损的砂盆,放下了漏泄的灯盏。
唯有周书记,完全了解他的内心。
令人发笑的是,黄傅大士也曾经虔诚地向文殊菩萨脱去鞋袜。

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由宋代佛教僧人释慧远所作,表达了禅宗思想和对修行者的启示。诗中通过荆棘林、醯罗眼、破砂盆、漏灯盏等形象描绘,抓住了人们对于外在世界的执著和幻觉,并借此来反衬内心的真实和清明。诗人以周书记的形象,象征了修行者能够洞察事物本质和了解内心真相的智慧。最后一句则以黄傅大士赤脚礼文殊的形象,暗示即便是虔诚的修行者也曾有过迷茫和困惑,这是一种对人性的宽容和幽默。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禅宗的境界和修行的智慧。透过荆棘林看不清真相,象征着人们常常被外在的干扰所迷惑;破砂盆和漏灯盏的比喻则暗示了人们对物质和虚妄的执着。然而,诗人通过周书记和黄傅大士的事例,表达了禅宗的觉醒和对内心真实的追求。整首诗在幽默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示人们超越表面的迷惑,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智慧。

这首诗以简短的词句展示了禅宗的思想精髓,同时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幽默的描写,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体味到其中的禅意。它是一首通过对比和幽默的手法,引导人们思考内心的真实和超越世俗的智慧,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哲理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