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非苦参半夏

出自宋代释慧开的《施汤》,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fēi kǔ shēn bàn xià,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不是甘草大黄,亦非苦参半夏
莫教一滴沾唇,直得通身汗下。
()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苦参:草名。又名白茎,地骨等。根茎苦,可入药。
半夏:植物名。天南星科半夏属,一年或多年生草本。
莫教通身:全身;浑身。整个物体。完全,全部。

《施汤》是宋代释慧开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是甘草大黄,
亦非苦参半夏。
莫教一滴沾唇,
直得通身汗下。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情感和体验。诗人首先以反问的形式,否定了甘草和大黄这两种药物的功效,同时也排除了苦参和半夏这两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然后,诗人表达了一种内在的欲望,即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够使全身通畅的有效方法。最后,诗人以警示的口吻呼吁读者不要让任何东西轻易触碰到自己的嘴唇,因为那样可能会引起身体大量的汗水排出。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药物的描写和比喻,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身体健康的追求。诗人以反问的方式否定了甘草、大黄、苦参和半夏这些常见的药物,表明它们并不能满足他的期望。这种否定的态度可能是对传统医药观念的一种批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传统偏方的不满和对寻求更有效疗法的渴望。

诗人以一滴沾唇来形容药物的使用,暗示着药物的剂量应该小而精确,不能过量。诗人强调了药物对身体的作用,通过引起大量的汗水排出来达到通畅的效果。这种意象的使用,使诗词更具图像感和感官上的体验,增强了读者对情感和感受的共鸣。

整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追求身体健康和内心平衡的渴望。诗人通过药物的比喻,呼吁读者不要盲目依赖传统的疗法,而是要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达到身体的通畅和健康。同时,诗人也在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身体的健康,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舒适而忽视药物的使用剂量和可能的副作用。

总的来说,《施汤》这首诗词通过对药物的比喻,表达了对健康和内心平衡的追求,呼吁人们要理性对待身体的健康问题,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并慎重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慧开

释慧开(一一八三~一二六○),号无门,俗姓梁,杭州(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入住湖州报因禅寺。后历住隆兴府天宁寺、黄龙崇恩寺、平江府灵岩显亲崇报寺、隆兴府翠岩广化寺,再住黄龙崇恩寺,镇江府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开山护国仁王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入朝起居奉旨。景定元年(《西天目山志》作四年,误)卒,年七十八。为南岳下十八世,月林师观禅师法嗣。有《无门慧开禅师语录》二卷、《禅宗无门关》一卷,均收入《续藏经》。...

释慧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