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短则止

出自宋代释慧开的《偈颂八十七首》,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ǐ duǎn zé zhǐ,诗句平仄:仄仄平仄。
三教圣人,同归一理,说理长则。
理短则止
虚空无心,墙壁有耳。
不涉言诠,单提直指。
口缝缠开,不是不是。
()
圣人:1.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2.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同归:同归,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
理短:理短lǐduǎn[ofactions,argumentsindefensible]没理不能做理短的事
虚空:空虚:内心~。
无心:(动)没有心思:~学习|~工作。②(副)不是故意的;无意:言者~,听者有意。[反]有心。
墙壁:砖、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
不涉直指:1.笔直指向;直趋。2.直言指出,无所回避。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偈颂八十七首》是宋代释慧开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垠的宇宙中,三教圣人追求的道理归于一致。
若是辩论过多,道理反而变得模糊。
心境虚空,但要小心言谈,因为墙壁有耳。
不涉及华丽辞藻,只直指真理。
嘴唇微启,语言仿佛在缠绕,但实则是在述说真实。
真实并非表面看起来的那样。

诗意:
《偈颂八十七首》表达了三教圣人追求的道理最终达到了一致的观念。诗词通过对理论辩论的批判,强调了辩论过多会使道理变得模糊不清。诗中提到了心境虚空和墙壁有耳,强调了言谈应该慎重,避免随意泄露内心的想法。作者主张不使用华丽辞藻,而是直指真理,表达了追求真实和简洁的态度。最后一句“不是不是”则是在强调真实并非表面所见的那样,需要超越表象去寻找真实。

赏析:
《偈颂八十七首》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真理的见解和态度。诗词中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排比等,使诗词更富有韵律感和艺术美感。诗词透露出一种深邃的思考和超然的境界,旨在引导人们超越言语的束缚,直接抵达真理的核心。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宁静、简约和直接的美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通过阅读并赏析这首诗词,可以让人们反思个人言行中的真实性和直接性,以及对于追求真理的态度和方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慧开

释慧开(一一八三~一二六○),号无门,俗姓梁,杭州(今属浙江)人。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入住湖州报因禅寺。后历住隆兴府天宁寺、黄龙崇恩寺、平江府灵岩显亲崇报寺、隆兴府翠岩广化寺,再住黄龙崇恩寺,镇江府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开山护国仁王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入朝起居奉旨。景定元年(《西天目山志》作四年,误)卒,年七十八。为南岳下十八世,月林师观禅师法嗣。有《无门慧开禅师语录》二卷、《禅宗无门关》一卷,均收入《续藏经》。...

释慧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