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秦人逐客情

出自宋代释宝昙的《泊通明堰》,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yǒu qín rén zhú kè q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一夜江风故不平,道边草木亦成声。
岂无老子知津意,尚有秦人逐客情
荒县已传三鼓下,并船犹见一灯明。
此生已悟身如寄,始送鸿归又燕迎。
()
不平:1.不公平。2.不公平的事。3.因不公平的事而愤怒或不满。4.不适,欠安。5.不和;不睦。6.道路坑坑洼洼的不平整。
草木:1.草与树木。2.指荒野。3.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
老子:〈名〉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相传《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是李耳所作。
津意尚有逐客:谓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指驱赶客人。指被贬谪远地的人。
荒县身如

《泊通明堰》是宋代释宝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泊在通明堰边的一夜中,江风不平,草木在路旁也有声音。这里的意思是,夜晚江风吹动,草木摇曳,发出声响。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所处环境的感受。作者提到了老子和秦人,暗示自己对于津渡的意义和逐客的情感有所了解。荒县已经过了三更,但船上仍然有一盏明灯。这里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泊船途中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一个暂时的寄居之所。他在这里感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同时也表达了对远行和归来的喜悦之情。他在送别雁时心情悲伤,但又在迎接燕归时感到欣喜。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江风、草木和夜晚的景象,以及通过对自身身份和旅途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同时,也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情感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准确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宝昙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释宝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