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射斋窗一黍明

出自宋代陆文圭的《仲冬雪夜偶书三绝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shè zhāi chuāng yī shǔ m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城楼成鼓尽三更,灯射斋窗一黍明
窗下有人动不寐,隔墙独听读书声。
()
城楼:建筑在城门上供远望用的楼。
三更斋窗不寐:不寐,汉语词汇。拼音:bù mèi 释义:1、不睡觉。2、睡不著。
隔墙:隔墙géqiáng把一个结构如房屋、房间或围栏的一部分同另一部分分开的内墙
独听读书声

《仲冬雪夜偶书三绝句》是宋代文学家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仲冬雪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独处书房的情景和内心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楼已经成为三更时分,鼓声渐渐停歇,
灯光透过斋窗,照亮一盏燃烧的油灯。
窗下有人动静不安地辗转难眠,
我在隔墙之后独自聆听书声。

诗意:
这首诗以仲冬雪夜的静谧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一个独处书房中的场景。城楼的鼓声在三更时停止敲击,整个城市陷入寂静之中。一盏明亮的油灯透过窗户照亮着书房,表明作者正在专心读书。与此同时,窗外有人因为某种原因而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作者在隔墙之后独自倾听读书声,似乎与窗外的人形成了一种共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雪夜的描绘,以及窗内和窗外的对比,展现了作者独处书房中的安静与思考。城楼的鼓声渐停,意味着夜深人静,城市陷入宁静的状态。灯光透过窗户,照亮着一盏油灯,象征着作者专注于阅读的精神。而窗外的人则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入眠,体现了人们在深夜中内心的不安与动荡。作者隔着墙壁聆听读书声,似乎在此时此刻与窗外的人产生了一种默契和共鸣,表达了对知识与思考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幅仲冬雪夜的静谧景象,通过窗内与窗外的对比,以及读书声所引发的思考,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知识追求的热忱。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人们在深夜中思考与共鸣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陆文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