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长乞醉乡春

出自宋代李覯的《书怀寄介夫》,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tiān cháng qǐ zuì xiāng ch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弃材幸免杂舆薪,收拾缁衣出洛尘。
渐老得闲才是性,谩言成谑且随人。
能传身后须文字,要识胸中只鬼神。
俗子不劳轻毁誉,问天长乞醉乡春
()
幸免:(动)侥幸地避免:~于难。
收拾:①整顿;拾掇。②维修;修补。
缁衣得闲:得闲déxián有空闲时间
才是文字:(名)①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②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等。③指文章或文章的词句:~精通。
鬼神:鬼与神的合称。泛指神灵、精气。偏指鬼;死去的祖先。指形体与精灵。古代指天地间一种精气的聚散变化。
俗子:凡俗的人。
不劳毁誉:(名)毁谤和称赞:~参半|不计~。

《书怀寄介夫》是宋代李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李覯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于追求自我内心宁静的渴望。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弃掉世俗的官职,幸免于杂务之中,
整理停当布衣,离开尘嚣踏上洛阳之路。
渐渐变老才真正得到闲暇,这才是我的天性,
对于牢骚之言以及嘲笑随波逐流。
能够留下文字传世,必须认识到胸中只有鬼神。
不必劳心地追求俗世的毁誉,只向天地长久祈求一场春醉。

诗意和赏析:
《书怀寄介夫》这首诗词表达了李覯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和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他选择放弃世俗的官职和繁琐的事务,选择整理自己的布衣,离开尘世的喧嚣,前往洛阳,追求心灵的自由。他认为随着年岁渐长,他才真正获得了闲暇,这是他天性中的本真。他不屑于世俗的牢骚之言和嘲笑,将其看作是随波逐流的表现。他认为真正能够留下文字传世的人,必须在内心中领悟到只有鬼神才是永恒的存在。他不追求世俗的毁誉,而是向天地祈求能够长久地沉醉于春天的美好。

这首诗词展现了李覯对于名利的超脱态度和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他选择放弃世俗的权力和繁琐,选择清静自守,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舒畅。他对于世俗的评价和嘲笑不屑一顾,将其看作是随波逐流的行为。他认为真正能够留下文字传世的人,必须在内心中超越世俗,与鬼神相通。他不追求世俗的毁誉,而是向天地祈求能够长久地享受春天的美好。整首诗词流露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于内心自由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宁静和真实的生活态度的崇高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