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不得睡宁不嗔。宋代。李覯。昔年因读昌黎文,知有训狐犹未真。客堂昨夜灭烛后,一声窃发诚惊人。慈母入席匪虚语,据此麄暴谁敢闻。杀人之子养尔子,天地不管胡为仁。岂无鹰隼善搏击,去路昏黑难相亲。亦有弓矢可弹射,欲恐误中东西邻。我今独处虽无惧,聒不得睡宁不嗔。尝闻凤凰百鸟君,丹穴万里谁能言。行尝整顿九韶乐,奉迎綷羽掀重云,直前再拜列尔罪,尔躯何足为灰尘。
《闻训狐》是宋代诗人李覯所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败坏和人心冷漠的悲愤之情,以及对于自身孤独无助的反思。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训狐
昔年因读昌黎文,知有训狐犹未真。
客堂昨夜灭烛后,一声窃发诚惊人。
慈母入席匪虚语,据此麄暴谁敢闻。
杀人之子养尔子,天地不管胡为仁。
岂无鹰隼善搏击,去路昏黑难相亲。
亦有弓矢可弹射,欲恐误中东西邻。
我今独处虽无惧,聒不得睡宁不嗔。
尝闻凤凰百鸟君,丹穴万里谁能言。
行尝整顿九韶乐,奉迎綷羽掀重云,
直前再拜列尔罪,尔躯何足为灰尘。
译文:
曾经因阅读昌黎的文章,知道训狐之事仍未真实。
昨夜在客堂熄灭蜡烛之后,突然传来一声低语,实在令人惊异。
慈母坐席并非说虚言,根据此事粗暴的人谁敢听。
杀人者的子孙养育你这样的孩子,天地为何不管是非善恶。
难道没有鹰隼善于捕食,去的路黑暗难以相亲。
同样有弓箭可射击,恐怕会误伤邻人。
我如今独自处于虽无恐惧,嘈杂声无法入眠不会生气。
曾听闻凤凰是百鸟之君,它的丹穴在万里之外,谁能讲述它的故事。
曾亲身参与整顿九韶乐,迎接着彩羽掀起重重云雾,
直到最后再次拜谢为我所犯的罪,你这样的身躯怎能成为尘埃。
诗意与赏析:
《闻训狐》通过描述训狐之事,抒发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沦丧和人心冷漠的愤慨之情。诗中提到的“训狐”是指训练狐狸成为宠物的行为,暗喻着人性的扭曲和世道的败坏。作者从自己阅读文章的经历出发,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着虚伪和粗暴的人,他们背离了慈母之爱和道德准则。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处境的无奈和孤独。他感叹自己身处黑暗的世界,无法与他人相亲相爱,甚至对于自己的安眠也被外界的喧嚣声所干扰。最后几句诗中,作者提到了凤凰和九韶乐,凤凰象征着高尚的品性和精神境界,代表着美好和高贵的存在。而九韶乐则是古代祭祀礼乐的一种,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音乐。通过对凤凰和九韶乐的描绘,作者在表达自己对于美好和高尚的向往,对于纯净和正义的追求。最后一句诗中,作者再次谦逊地承认自己的过错,并表示自己的身躯如此微不足道,无法与凤凰相提并论,表达了自责和自省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于社会现实的揭示和对于内心挣扎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思和对于道德的追求。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思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对于凤凰和九韶乐的引用,诗词在悲愤之中也透露出对于美好和高尚的渴望,为读者带来一丝希望和慰藉。《闻训狐》是一首有着深刻内涵和思想性的诗词作品,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