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归望讯忘机老

出自宋代李处权的《送希真入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n guī wàng xùn wàng jī lǎo,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一踏红尘又五年,倦游翻作送行篇。
春花秋月谁无分,伊水崧雪自有缘。
我比嵇康犹更懒,子追元亮故应贤。
因归望讯忘机老,买个鱼舟费几钱。
()
踏红尘,倦游,有缘

《送希真入洛》是宋代诗人李处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尘中度过了五年,疲惫的游历化为了送别之篇。春花秋月,谁能不分得?伊水与崧雪,自有它们的缘分。我比起嵇康还更懒散,你若追求元亮,应该更加有才华。因为归乡的期盼,忘记了一切机巧,只愿买一条渔舟,花费几个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希真离开的送别之情。诗人回顾了过去五年中的浮生,感到疲惫之余,写下了这首送别之篇。诗中提到了春花秋月,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人事无常的主题。诗人认为人事的变迁是自然之道,就像伊水与崧雪各有各的缘分一样。诗人自嘲比嵇康还懒散,但认为友人追求元亮应该更有才华。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只愿买一条渔舟,享受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红尘五年的游历,触发了对友人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诗人巧妙地使用了自然景物,如春花秋月、伊水和崧雪,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并揭示了生活中的变迁和无常。诗中的自嘲和对嵇康的比较,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幽默感和自省意识。最后,诗人通过对归乡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平淡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与自然相融合,抒发了对生活的感叹和对人事变迁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深刻感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李处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