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遇知音不

出自宋代方蒙仲的《此君室》,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yù zhī yīn b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为嫌太孤高,邂逅松梅友。
忽与竹同评,是遇知音不
()
孤高:(书)(形)情趣不合流俗;高傲:~傲世|性格~。
邂逅:不期而遇
松梅友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此君室》是宋代方蒙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珍视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为嫌太孤高,
邂逅松梅友。
忽与竹同评,
是遇知音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作者寻找知音的心情和对友谊的渴望。诗的开头,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独处的厌倦,对孤高的境遇感到不满。在这种心情下,作者偶然邂逅了松梅,意味着作者找到了一个与自己有共鸣的伴侣。

接着,诗中出现了竹,与松梅并列。竹作为中国文化中代表坚韧和纯洁的象征物,与松梅的邂逅给作者带来了共同的理解和评价。这种评价的共同性,使得作者感到自己终于遇到了真正的知音,与之产生了共鸣。

整首诗以简练、质朴的语言,传达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渴望。通过松、梅、竹等自然意象的运用,诗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增加了诗的意境和内涵。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友谊的追求与珍视,以及对与心灵相通的知音的渴望,让读者感受到了友谊的真挚和宝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