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草舍不容关。元代。方回。干戈汹涌一年间,酒债何时可尽还。盗起屡煽邻县火,军兴全赭近城山。天阴体倦金疮痛,岁俭家寒藿食艰。最苦梅开厌求索,柴扉草舍不容关。
《岁尽即事三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描绘了岁月流转中的战乱和社会困苦,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和追求。
诗意:
这一年间,战火肆虐,干戈汹涌,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用"酒债"的隐喻,表达了人们期待战乱结束、恢复安宁的心愿,但却不知何时才能还清酒债,结束困顿。盗贼频繁作案,引发了邻县的火灾,军队的兴起也临近城山,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苦难和不安。天气阴沉,诗人身心疲倦,体验了金疮的痛苦。生活艰难,岁俭家庭只能靠野菜为食。诗人感叹最苦的是梅花即将开放,却对追求与探索心生厌倦,柴扉和草舍的门窗已经无法关上,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无法逃避的现实。
赏析:
方回的《岁尽即事三首》以简洁明快的词句,揭示了宋代社会的军事动荡和民生困顿。通过描绘战争、盗贼以及社会贫困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战乱和苦难的深深忧虑。他以酒债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困境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中的天阴、金疮、岁俭家寒等描写,直触人心,使读者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压抑和艰辛。诗末,诗人以梅花开放与自己厌倦追求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和对生活的无奈。柴扉和草舍的无法关上,象征着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无法回避,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这首诗揭示了方回对于时代状况的痛心和对人生困境的思考,通过朴实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将社会的动荡和个体的遭遇巧妙地融为一体,使读者在感受历史的同时,也能思考当下的现实和人生的意义。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