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共鹄袍争举业。元代。方回。纷纭钟鼎误公卿,孰与山林保令名。不共鹄袍争举业,早令熊辔绍诗声。人间倏忽惊兴废,物外从容了死生。何限貂蝉无葬地,一丘风月自佳城。
诗词:《徐制准挽辞》
作者:方回(宋代)
纷纭钟鼎误公卿,
孰与山林保令名。
不共鹄袍争举业,
早令熊辔绍诗声。
诗意和赏析:
《徐制准挽辞》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挽辞诗。诗中表达了对徐制准的深深怀念和赞美之情。
首句“纷纭钟鼎误公卿”,意味着喧嚣的政治斗争误导了许多有才华的人,而使他们无法实现自身的抱负。这句诗意味深长,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接下来的两句“孰与山林保令名”,表达了对徐制准追求清静山林生活的称赞。在纷扰的世事中,他选择了远离官场的山林,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名声。
下半首诗中,“不共鹄袍争举业,早令熊辔绍诗声。”描绘了徐制准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他与那些追求功名的人不同,致力于诗歌创作,用自己的才华继续传承文学的声音。
整首诗意味深长,通过对徐制准生平的赞美和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官场的冷峻和对山林的追求,对于艺术的推崇和对虚无生命的思考。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译文:
纷纭的政治纷争误导了许多有才华的人,
谁能与山林一同保持令名。
他们不与那些追逐功名的人争夺职位,
而早早地将马车交给他们,延续诗歌的声音。
赏析:
《徐制准挽辞》是方回表达对徐制准的哀思和对其生平选择的赞赏之作。诗中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当时政治纷争对于有才华的人的误导和损失,同时对于追求清静山林生活的徐制准给予高度评价。诗歌以反衬的手法,突出了徐制准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以及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整首诗透露出对于人生价值、社会伦理和艺术追求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