诘曲盘醒手共携

出自元代方回的《同刘仲鼎全君玉饮徐子英家分韵得鸡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í qū pán xǐng shǒu gòng xi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诘曲盘醒手共携,暮归了不记东西。
初筵秩秩谈无底,厦屋渠渠醉似泥。
老貌白头愧青鬓,豪吟野鹜杂家鸡。
相看一笑消长日,未信人间物易齐。
()
东西:1.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去了。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要用普通话。2.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笨~。这小~真可爱。
无底:没有底部。形容极深。无限度;无穷尽。3.谓不知底细。
老貌白头杂家:(名)①指在多种领域或学科中都有所研究的人。②先秦时期杂糅儒、法、墨、名等各家学说的一个思想流派。
消长:消长xiāozhǎng∶增减;盛衰∶谓变化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同刘仲鼎全君玉饮徐子英家分韵得鸡字》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同刘仲鼎全君共饮玉液,手牵手地离开诘曲盘。归途已晚,我已忘记了东西。初次座上宴席,谈话无穷尽。在厦屋之间,我沉醉如泥。我已老去,白发愧对青丝。豪情万丈的吟唱,与家鸡混杂在一起。我们互相看着,发出一笑,时间消逝,未曾相信人世间的物事如此匆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和刘仲鼎全君共饮玉液之后的场景。诗词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情感和意境。

诗的开头,作者和刘仲鼎全君牵手离开了诘曲盘,这是一个地名,暗示了他们离开繁忙的世界,进入一种宁静和自在的状态。归途已晚,作者已经完全忘记了一切尘世的事物,只顾享受此刻的宁静和快乐。

第二部分描写了他们到达徐子英家的情景。这是他们初次参加宴席,座上的谈话无穷尽,气氛热烈而愉快。诗中的"初筵秩秩谈无底"表达了欢聚时的热闹和愉悦。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徐子英家中的喜悦和陶醉之情。他形容自己醉得像泥一样,完全放松和放纵,舍弃了世俗的束缚。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年老和容颜的惭愧,但他仍然保持豪情万丈的吟唱。诗中的"野鹜杂家鸡"揭示了他与普通生活中的琐事相融的态度,以及乐观坦然面对人生的态度。

最后两句"相看一笑消长日,未信人间物易齐"表达了作者和刘仲鼎全君相对而笑,感慨时间的匆忙和世事的变迁。作者似乎在思考,人世间的事物是如此瞬息万变,让人难以置信。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朴实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与友人共饮后的心境和情感。通过描绘宁静、愉快和忘却尘世的场景,以及对豪情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词传递了一种淡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