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世常如超世外。元代。方回。醉筇斜倚杏花风,邂逅高堂六客同。寓世常如超世外,识山何待到山中。去鸿新燕催春色,残雪晴霞媚晚空。一笔写成真面目,试凭华表问仙翁。
《识山堂会饮》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醉倚着斜斜的竹筇,杏花风吹拂着。
在高高的堂屋里,邂逅了六位贵客。
这里的境地似乎超脱尘世,仿佛置身于世外之境。
为何要到山中去认识山的真实面貌呢?
渐渐地春天的色彩被即将离去的候鸟和新来的燕子催促着。
晚空中的残雪与晴霞共舞,妩媚迷人。
一笔一画勾勒出山的真实形态,
试着去华表前问问那仙翁,看他是否了解。
诗意:
《识山堂会饮》是方回借饮酒之会,表达了对山的识别和追求真实的境地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醉倚竹筇、杏花风、高堂六客等景物,抒发了对人生超越尘世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认为现实世界中的琐碎与喧嚣常常让人迷失自己,而山则是超脱尘世的象征,可以使人获得心灵的宁静与真实。诗末的华表和仙翁的形象,象征着对真实境地的探求和对智者的咨询。
赏析:
《识山堂会饮》以山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境,表达了方回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真实境地的追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写,如醉倚竹筇、杏花风、高堂六客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超然的氛围。作者通过对比山与尘世的不同,表达了对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以及对内心深处真实自我的探求。
诗词的结构平稳流畅,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山的描绘和对身心境地的思考,诗人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诗词的结尾,提到华表和仙翁,使整首诗带有一种寻求真知的探索意味,给人以启迪和思考。《识山堂会饮》展示了方回在宋代文化背景下对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