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复未已。元代。方回。夜雨彻五更,江水长三尺。醉卧了不知,开篷洒余沥。萧瑟复未已,北风阻行色。篙师请祭神,索我留半日。牲酒岂敢靳,望山头屡侧。俯船势欲压,樯顶立峭壁。何物野人家,奄有此奇石。长安车马尘,儿生初未识。鸡犬巉岩间,亦各适其适。休官穷太守,久混渔樵席。顾影叹须鬓,向来无此白。一瞬十二年,梦过竟无迹。
《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一月旦,停船靠泊在大浪滩下,雨势非常猛烈。我醉倒在船上,直到次日才醒悟。雨水淋湿了篷帆,滴落下来。凄凉的景象还未结束,北风阻碍了行进的速度。船上的船夫请我停留半日,一起祭拜神灵。我不敢推辞,望着山头时常变幻的风景。低头望着船,感觉它仿佛要压垮船身,船桅顶立如陡峭的山壁。这里是哪个野人的家?竟然有这么奇特的石头。长安城的车马尘土,我小时候还不曾见过。在这崎岖的山间,鸡犬也各自找到了适合它们的居所。我曾经放弃了官职,过着贫困的渔樵生活。看着镜中的倒影,我叹息着鬓发已经斑白,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白发。一瞬间过去了十二年,梦境中的时光最终没有留下痕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寥而充满哲思的场景。诗人在一次夜雨过后,醉卧船上,直到次日醒来才发觉自己的情况。雨水洒在船上,篷帆上的水滴落下,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北风阻碍了行船的前进,船夫请诗人留下一段时间,一同祭祀神灵。诗人凝视着山头,山水的变幻景色让人心生感慨。他仔细观察船身,感觉船即将被压垮,船桅顶立如陡峭的山壁。在这荒僻之地,诗人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引发了他的遐想。他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在长安城的生活,如今已是陌生而疏远。然而,在这崎岖的山间,就连鸡犬也都找到了属于它们的安身之所。诗人曾经放弃了官职,选择了过一种简朴的渔樵生活。他看着镜中自己斑白的鬓发,感叹时光的流转,梦境中的岁月最终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整首诗以雨夜停船为背景,通过具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迷茫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雨水、船身、风景等元素都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绪和哲思。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悟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禅意的境界。通过对现实与心灵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淡泊寂寥、恢弘宏大的感受。
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以凝练的语言、精确的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融合,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入思考。整首诗以简短而精练的语句,展现了方回对人生经历和内心感悟的深刻洞察力,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感受融入其中,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同时,诗中的船夫、山水、石头等形象,也凸显了方回对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整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引导读者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人生价值。
总之,方回的《十一月旦泊大浪滩下甚雨醉卧次日乃知》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内心的孤寂。这首诗词引人深思,让人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时光的无情流转。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