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路近六长亭

出自元代方回的《过临平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hú lù jìn liù cháng t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行在名存一梦惺,西湖路近六长亭
陈桥驿与临平镇,兴废何人了汗青。
()
长亭:古时设在城外路旁的亭子,多作行人歇脚用,也是送行话别的地方:~送别。
兴废:盛衰﹐兴亡。指兴复废毁的事物。
汗青:(动)古时在竹简上记事,采来青色的竹子,要用火烤得竹板冒出水分才容易书写,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作汗青。②(名)指史册。

《过临平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过临平二首

行在名存一梦惺,
西湖路近六长亭。
陈桥驿与临平镇,
兴废何人了汗青。

译文:
漫步于临平,宛如置身梦幻之中,
西湖路靠近六长亭。
陈桥驿与临平镇,
历史的兴衰何人能了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临平的情景和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诗人行走在临平城中,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的世界,这种感觉使他产生了对时间和现实的怀疑。诗人提到了西湖路的六长亭,这是一个地标,象征着临平的风景和历史。他还提到了陈桥驿和临平镇,这些地方曾经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繁华地区,但现在已经消失或衰落。通过对临平的观察,诗人思考着历史的兴衰和变迁,质问着谁能真正了解历史的发展和变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怀疑。作者通过描绘临平的景象和地标,展示了历史兴衰的巨大变迁。诗中的"名存一梦惺"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幻觉感,暗示了历史和现实之间的隔阂。六长亭、陈桥驿和临平镇等地名,使诗词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迷惑,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通过这首诗,让人们反思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真相,提醒人们珍惜现在,了解历史的发展。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