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略识三春暖

出自元代方回的《苦雨半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zēng lüè shí sān chūn nuǎn,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海蛟龙睡不鼾,半年昼夜雨漫漫。
何曾略识三春暖,更□难禁六月寒。
孰感神明回叶气,忍闻生聚落深湍。
鳌□□掷将期矣,不许□□□日安。
□大历历七南阳,几□□潮夜复潮。
湖上已无□□□,□□□有侍郎桥。
官同谢傅惭高洁,位过周公肆吝骄。
□□□心木绵鬼,秽声不与骨俱销。
()
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夜雨漫漫:(形)时间或地方长远而无边无际的样子:长路~。
春暖孰感神明:1.神灵;神祗可以解释为“神的总称”,即“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2.指人的精神和智慧。3.英明;圣明。
叶气忍闻生聚落: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不许:不允许,不让。

《苦雨半年》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长达半年的连绵雨中的苦闷心情和对春天温暖的渴望。

诗中描述了海中巨龙蛟龙无法入眠,雨水连绵不绝的情景。作者感叹自己从未真正体验过春天的温暖,更加难以忍受六月的寒冷。他感叹神明也受困于雨水,无法回归生灵聚居的地方。鳌鱼或许早已经拋将而去,不再允许阳光照耀。

南阳的七月历历可见,多次潮水上涨又退去的夜晚不断重复。湖上已经找不到草木的痕迹,只有侍郎桥孤零零地矗立。官员们与谢傅相似,对高尚纯洁的追求感到惭愧,他们的地位超过了周公,却变得吝啬和骄傲。他们的心灵变得像木头一样冷酷,丑恶的声音与他们的灵魂分离。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在漫长的雨水中的痛苦和对温暖春天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高尚价值的思考。整首诗以雨水为象征,通过对雨水的描写和比喻,传达了作者对现实状况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