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书问畏浮沉。元代。方回。南斗之南八桂林,携琴欲觅旧知音。想君湘水花边路,识我衡阳雁外心。逼侧甲兵询动静,艰难书问畏浮沉。相烦为报真消息,莫待春江柳色深。
《寄彬州孙通守振武闻泝湘将至八桂》是方回所写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寄托情怀、思念旧友的情感,并借景抒发了作者对于动荡时局的忧虑。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斗之南八桂林,
携琴欲觅旧知音。
想君湘水花边路,
识我衡阳雁外心。
逼侧甲兵询动静,
艰难书问畏浮沉。
相烦为报真消息,
莫待春江柳色深。
诗意:
诗人方回在这首诗词中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身处南方,欲前往八桂林找寻旧日的知音。他想起了与朋友分别时在湘水边的情景,期盼着朋友能够了解他在衡阳的寂寞之心。然而,诗人感受到了战争的压力,他担心战乱的消息会使他和朋友无法再相见。他希望朋友能够尽快回复真实的消息,不要等到春江上柳树变得茂盛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的寄托与思念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选择了八桂林作为目的地,八桂林位于南方,是一个美丽而遥远的地方。他带着琴,希望在那里能够找到曾经的知音,寻得心灵的慰藉。诗中的湘水和衡阳则是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情感纽带,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期待。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乱时局的忧虑和不安。他提到了甲兵的动静,表明战争的影响逼近,使得诗人感到压力和困扰。他担心战火会让他与朋友之间的联系中断,因此催促朋友尽快回信,以便能够得到真实的消息。诗末的春江柳色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态的发展,诗人希望尽早得到回复,不要等到时机已过、无法弥补的时候。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以及对时局的忧虑,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焦虑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运用了具体的地名和景物,使得诗词更具有情境感和现实感。整首诗词寥寥数语,却抒发了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