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用怜霜草。元代。方回。客路晴为最,舟行稳似车。天形环泽国,秋色画田家。未用怜霜草,犹时见水花。雁过知已近,鹊语故微哗。
《将至魏塘镇》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将至魏塘镇
客路晴为最,舟行稳似车。
天形环泽国,秋色画田家。
未用怜霜草,犹时见水花。
雁过知已近,鹊语故微哗。
中文译文:
即将到达魏塘镇
晴朗的客路是最美的,船行稳定如同车。
天空围绕着泽国的形状,秋色描绘着农家的田园景色。
尚未用来怜爱霜露的草,仍然能看到水面上的花儿。
鸿雁飞过表示已经接近,喧哗声中传来鹊鸟的微语。
诗意:
《将至魏塘镇》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诗人称赞了晴朗的天气和平稳的船行,将它们形容为旅途中的最美景色。他观察到天空的形状环绕着泽国,秋天的景色描绘出农家的田园风光。尽管草地上还未结霜,但水面上的花儿仍然可见,预示着秋天的临近。鸿雁飞过,诗人感到自己已经接近目的地,而鹊鸟的微语在喧闹中显得格外微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旅途的景色和感受。诗人通过对天气、船行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旅途场景中。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晴朗的天气和稳定的船行与农家的田园景色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和多样性。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描述了尚未结霜的草地和水面上的花朵,展示了细微之处的美妙。最后,鸿雁和鹊鸟的形象象征着旅途的接近和喧嚣中的微小声音,给诗词增添了一丝动感和戏剧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旅途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旅途的期待。它是宋代文人的典型作品,展现了宋代文化中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