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忆仙台万烛吟

出自元代方回的《杭正月十七夜用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yì xiān tái wàn zhú yí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
歌词:指歌曲的唱词。
乡音:(名)家乡的口音。
如许:1.如此;这样:泉水清~。~非凡的才智。2.这么些;那么些:枉费~工力。
白头凄怆:(书)(形)凄惨,悲怆。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杭州正月十七夜的情景和思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歌词南北混乡音,
犹忆仙台万烛吟。
俗侈观优无不笑,
令严罚饮必须深。
未阑晓阙落梅曲,
已动春郊芳草心。
四十年前政如许,
白头凄怆忽斯今。

这首诗词的诗意蕴含丰富,下面是对其赏析:

这首诗词以杭州正月十七夜为背景,以歌词作为开头,表达了南北地方音乐的交融,展现了杭州丰富的文化氛围。作者提及了仙台的万烛吟,仙台是指宴会场所,万烛吟则暗示着热闹喜庆的景象。这一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当时的热闹气氛,也暗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他提到了俗侈观优无不笑,意味着人们对于享乐和虚荣的追求,不择手段地追逐富贵和享受。令严罚饮必须深,暗示了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限制人们的饮食和享受,可能是为了节俭和整顿社会风气。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描绘了未到天明时的夜晚景色。未阑晓阙落梅曲,这里的落梅曲指的是梅花飘落的声音和曲调,描绘了宁静而寂寥的夜晚。已动春郊芳草心,春郊的芳草心已经开始萌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新的希望和生机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社会状况的对比和思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作者回忆起四十年前的政治状况,似乎暗示着那个时期的政治环境更为理想和稳定。而现在的社会状态使得作者感到忧伤和沮丧,白头凄怆表达了他对时光流转和现实变迁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杭州正月十七夜的描写,以及对过去和现在社会状况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忧虑。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意象选择也增添了诗词的艺术美感,使读者得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