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诸草角时。元代。方回。于心敢自欺,但恐不精思。未觉扶颠易,方惊悔过迟。病堪长作客,贫可荐招医。观井如彭祖,闻诸草角时。
《八月五日病中》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五日病中,
我内心敢自欺,
只怕思绪不够精,
未曾意识到人生转瞬即逝,
才惊觉悔过已太迟。
病痛让我像长时间作客,
贫穷使我只能求医问药。
看着井水如同彭祖的长寿,
听闻草角鸣叫的时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八月五日病中的境遇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痛苦和忧虑,同时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悔恨。
诗的开篇,诗人坦诚地表示自己在病痛之中,内心并不敢欺骗自己。他担心自己的思绪不够清晰,无法精确地思考问题。这种自我怀疑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认知和思维状态的关注。
接下来,诗人感慨地指出自己未曾意识到时间的飞逝。他突然醒悟到,悔过和反思已经太迟,时机已经错过。这种迟悔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和选择的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不可挽回性质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病痛和贫困为象征,抒发了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无力。病痛使他感觉自己像是长时间的旅客,而贫穷则限制了他求医问药的可能性。这种生活状态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最后两句,诗人以井水和草角为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井水象征着长寿和稳定,而草角的鸣叫则象征着时光的推移。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进一步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总体而言,方回的《八月五日病中》通过对个人状况、时间流逝和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忧虑和思索。诗中使用的意象和比喻,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和表达力,使读者在阅读中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