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贫破砚惊犹在。元代。方回。高树号风始欲丹,秋晴诗老试凭栏。食贫破砚惊犹在,身瘦寒衣觉渐宽。家里儿孙音问好,客中僮仆使令难。雪前霜后归吾圃,瘦菊疏梅尽耐看。
《八月三十日晓晴》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三十日的清晨晴朗,
高树呼啸的风已经开始变红,
秋天晴朗,我试着倚在栏杆上写诗。
饥饿的日子中,我破损的砚台仍然惊人,
身体瘦弱,但寒冷的衣衫感觉宽松。
家中的儿孙问我的情况良好,
但身处他乡的仆人们很难传达命令。
在雪前霜后,我回到自己的花园,
瘦弱的菊花和稀疏的梅花仍然值得欣赏。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为主题,展现了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中的诗人身处一种贫困的环境,但他仍然能够在清晨的阳光下写诗。他的生活虽然困苦,但他的心境依然是明朗和宽广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赏析:
《八月三十日晓晴》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早晨场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诗人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通过描写高树呼啸的风、秋天的晴朗和家中的儿孙,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诗人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在贫困环境中仍然保持乐观心态的精神。他的破损的砚台和瘦弱的身体成为了他坚韧不拔的象征,而寒冷的衣衫的宽松则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宽容和豁达。最后,诗人回到自己的花园,描述了瘦弱的菊花和稀疏的梅花,这些景象象征着坚持和品味的价值。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坚韧不拔的个性和对命运的积极应对。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