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殊众草零

出自元代方回的《赠方太初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shū zhòng cǎo l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秋崖元不死,梦寐想仪刑。
纵使长松倒,终殊众草零
群儿夺朱紫,之子出蓝青。
可惜科场废,难徼笔砚灵。
()
不死仪刑:仪刑yíxíng∶效法;法式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大雅·文王》朱熹集传:“仪,象;刑,法。”∶典范,典型
长松殊众群儿可惜:(形)值得惋惜。[近]惋惜。
科场:科举考试的场所。指科举活动的范围、领域。指科举考试。排场。

《赠方太初三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赠给方太初的三首诗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方太初的遭遇和内心感受。作者表达了对方太初的赞美和同情,同时也对科举制度的废弃感到遗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婉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方太初的赞美和同情之情。首句"秋崖元不死"揭示了方太初的坚韧不屈,即使身处险境,也不放弃追求理想。"梦寐想仪刑"一句揭示了方太初为官之志,不断梦想着公正执法的使命。

接下来的两句"纵使长松倒,终殊众草零"表达了方太初的孤独和无助之感。这里的长松和众草象征着其他人,而方太初则是个别被削弱和遗忘的存在。

"群儿夺朱紫,之子出蓝青"一句描述了方太初努力争取官职,但最终未能成功。这里的"群儿"指的是其他竞争者,"朱紫"表示高官显贵的地位,"之子"则指的是方太初自己,"蓝青"则表示普通官职的颜色。

最后两句"可惜科场废,难徼笔砚灵"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废弃的遗憾。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而废弃科举制度使得有才华者难以施展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方太初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方太初在诗中既象征了个体的坚韧和无助,也代表了整个社会的命运。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相得益彰,使得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能反思社会现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