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胜营丘公

出自元代方回的《拟古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shèng yíng qiū gō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高台垂钓竿,不过一渔翁。
三径连东篱,略与寒士同。
何独严与陶,百代流清风。
文叔本侥幸,寄奴非英雄。
我评夷与齐,大胜营丘公
()
高台:1.高建楼台。2.高的楼台。3.比喻京师。4.头之别称。
钓竿:(名)钓鱼或水中其他动物用的竿子,一端系线,线端有钩。
渔翁:老渔人。
三径寒士:指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泛指天下贫穷的百姓,也指衣单身寒的士兵。
清风:1.清凉的风。2.清新高洁的风格、品格。
非英雄评夷大胜:获得全面性胜利。

《拟古五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垂钓的渔翁和他所处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士人与世俗的不同态度,以及对英雄和普通人生命的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高台垂钓竿,
不过一渔翁。
三径连东篱,
略与寒士同。

这首诗以高台垂钓的渔翁作为开篇,渔翁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人,通过渔翁的形象,表达了平凡人的存在。渔翁在高台上垂钓,与士人相对而立,彼此并没有太多的差异。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人生各阶层的平等和相似性。

何独严与陶,
百代流清风。
文叔本侥幸,
寄奴非英雄。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严子陶和文叔,他们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严子陶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他是一个贤者,被流传了百代的清风所赞美。而文叔指的是齐国的孟尝君,他原本只是一个寄奴,通过巧妙的计谋成为了国君。这里作者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一种对于智慧和机遇的思考。文叔的成功被视为侥幸,寄奴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我评夷与齐,
大胜营丘公。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表明了自己对于夷伯和齐国的评价,称夷伯胜过了营丘公。夷伯指的是古代帝王尧,他被认为是至圣先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统治能力。齐国的营丘公则是指齐国的君主孟尝君,作者通过这样的评价,暗示了对于智者和英雄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描绘渔翁和士人、严子陶和文叔、夷伯和齐国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普通人的平等态度和对于智慧与机遇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一个平凡人的形象,折射出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观察,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智慧和真正的英雄的崇敬。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