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谁令如鬼物

出自元代方回的《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á shǔ shuí lìng rú guǐ wù,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
倦眠书砚付埃氛,烟尽当窗一篆云。
黠鼠谁令如鬼物,痴猫吾欲与弹文。
雨余自揣薪槱绝,客里尤怜仆厮勤。
花尽春残不须惜,好谋归棹趁南薰。
()
倦眠,书砚,埃氛,鬼物,吾欲,弹文,仆厮,好谋,归棹

《三月十七夜大雷雨用韵酬俞好问四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倦眠书砚付埃氛,
烟尽当窗一篆云。
黠鼠谁令如鬼物,
痴猫吾欲与弹文。
雨余自揣薪槱绝,
客里尤怜仆厮勤。
花尽春残不须惜,
好谋归棹趁南薰。

诗意:
这是一个在三月十七夜里经历大雷雨的场景。诗人在这样的夜晚,疲倦地躺在床上,书写的砚台沾满了尘埃,窗外的雨雾渐渐散去,露出一片云雾。作者疑惑地问,是什么让狡猾的老鼠变得像鬼一样,而我愚笨的猫却想和它一起弹奏文字的乐曲。雨过后,诗人自己收集柴薪,燃火取暖,客人们也对勤劳的仆人表示同情和赞赏。虽然花儿凋谢,春天即将过去,但是我们不必感到遗憾,因为我们可以计划好归程,趁着南风吹拂之时。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夜晚的雷雨为背景,通过对环境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倦怠的状态和砚台上的尘埃,反映了他长时间的劳作和疲惫。窗外的云雾在雨后渐渐消散,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诗人对黠鼠和痴猫的描述,暗示了人与命运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无奈。诗中还表现了诗人对勤劳的仆人的赞赏和同情,彰显了对劳动者的关心和社会责任感。最后,通过描绘花谢春残和南风吹拂的景象,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理解和对未来计划的期待。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