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的遥遥见已亲

出自元代方回的《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ò dì yáo yáo jiàn yǐ q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寄来诗卷了无尘,想见家贫道不贫。
真复远追前辈味,颇惊顿异去来人。
驱车荡荡行须至,破的遥遥见已亲
换骨得仙内丹熟,可须浮海望三神。
()
想见,道不贫,前辈味,驱车,荡荡,内丹

诗词:《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寄来诗卷了无尘,
想见家贫道不贫。
真复远追前辈味,
颇惊顿异去来人。
驱车荡荡行须至,
破的遥遥见已亲。
换骨得仙内丹熟,
可须浮海望三神。

中文译文:
送来的诗卷洁净无尘,
心中思念家境贫寒,却觉得道义不贫穷。
真正追寻前辈的风采,
颇为惊讶,突然异人来访。
驱车行走,必须亲自前往,
才能远远看到已经亲近的人。
如同换骨成仙,内丹已经成熟,
但仍需跨越海洋,仰望三位神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方回的作品,题为《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寄来的诗卷洁净无尘的情景,表达了对家境贫寒的思念,但又认为贫穷并不妨碍追求道义的高尚品质。诗中提到真正追寻前辈的风采,突然有人来访,令诗人颇为惊讶。驱车行走,必须亲自前往,才能近距离看到曾经感到亲近的人。最后,诗人以换骨成仙、内丹成熟的比喻,表达了跨越海洋、仰望三位神明的追求和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诗卷、家境、道义和追求的描绘,诗人向读者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宋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贫穷与财富、追求与道德的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